自然資源部發(fā)布新規(guī),明確專項債券可用于收購存量閑置土地,這標志著土地儲備專項債的重啟。通過合理使用專項債,地方政府可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地收益,并改善供需關系。這一政策若能加速落地,將為房地產市場帶來積極影響。專家建議,政策實施需聚焦核心城市,提高收購效率,支持民企項目,并合理調整收購價格,以確保政策效果最大化。
自然資源部最近發(fā)布了一項新通知,其中指出地方政府可以使用專項債券資金來收回和購買存量閑置土地。這項政策的重新啟用,不僅為地方政府解決了資金瓶頸,也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收購存量土地的積極性。通過合理使用這些資金,地方政府可以改善土地供需關系,減少市場上房地產用地的存量,同時通過土地出讓增加收入。這項政策的實施還可以幫助企業(yè)改善資金流動性,使它們能夠更專注于房屋交付,進一步提高市場預期。
為了加快政策落地,專家建議地方政府應優(yōu)先考慮收購那些能產生增量價值的土地,并鼓勵企業(yè)提出具體方案供政府審核。此外,優(yōu)先在核心城市實施政策,這樣有限資源能發(fā)揮更大作用。同時,要增加對民企項目的支持力度,以確保土地供應的有效性。關于價格,通知中明確指出收購價格應基于土地評估價與企業(yè)土地成本的較低值,并在此基礎上適當下調。
這項政策的推出,對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市場來說都是一項利好。然而,政策的落地執(zhí)行仍需克服一些實際操作中的困難。例如,協(xié)調不同財政主體的利益、合理確定收購價格,以及處理土地類型調整中的各種限制。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執(zhí)行過程中,不僅要有清晰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還要有靈活的應對措施。專項債作為一種財務工具,雖然能為政策提供資金支持,但如何高效地使用這些資金,避免產生新的財政負擔,仍是各地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此外,如何在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確保公平性,避免行政權力過度干預市場,也是一大挑戰(zhàn)。對于企業(yè)來說,保持與政府良好的溝通,積極參與到政策實施中,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也是推動政策效果最大化的重要途徑??偟膩碚f,這項政策的推出雖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積極尋求解決路徑,必能帶來土地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新氣象。